國企民企攜手共進 推動釩鈦產業高質量發展
——攀枝花龍坤電冶、旭東鈦業復活之路
在攀枝花釩鈦高新區,有兩家鈦渣企業比鄰而建,一家停產多年后宣告破產,一家負債累累仍苦苦維系……2020年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橫掃各行各業,兩家企業卻沒有隨著凜冽的市場寒風消散湮滅,而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短短500多天里“滿血復活”,實現產能充分釋放,上演了“國”“民”攜手、產融結合、創新發展的“逆襲奇跡”。
周期之痛 產業之殤
攀枝花市龍坤電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是我市最早的民營鈦渣生產企業之一。龍坤電冶由于具備較強的精細化管理和技術優勢,生產過程成本可控,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合同履約率高,在業界有著較好的口碑和穩定的客戶群體及銷售渠道。公司成立之后,借助產業上升周期穩步發展,成為擁有1250KVA-3200KVA等6座不同型號的電爐及完備的生產系統,具有年產2萬噸酸溶性鈦渣生產能力的本地釩鈦產業鏈重要中小企業。
2015年以來,受到經濟周期、市場低迷及本地企業無序競爭等問題影響,龍坤電冶全面停產。攀枝花國投集團旗下金鼎擔保公司為此代償了其在銀行1000余萬元貸款本息,避免了企業破產。隨后,在金鼎擔保公司的支持下,龍坤電冶逐步恢復生產,但受制于公司資產及股權分別向債權人抵押質押,不具備新增融資的能力,而自有資金僅能維系正常生產,短期內無法通過自身積累完成產能擴張升級,企業經營依然危機四伏。
與龍坤電冶一墻之隔的攀枝花市旭東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同為鈦渣生產企業。成立初期正值行業上升周期,旭東鈦業生產經營較為穩定,公司規模也快速擴張,一度達到年產2萬噸酸溶性鈦渣生產能力。由于產品質量不夠穩定,隨著市場周期波動和競爭加劇,負債累累的旭東鈦業經營狀況持續惡化,于2014年全面停產。金鼎擔保公司因此為其代償銀行貸款本息1700余萬元。2018年6月,旭東鈦業破產清算,金鼎擔保公司通過財產抵償和出資收購,獲得其全部資產。
龍坤電冶和旭東鈦業作為本土民營釩鈦中小企業,其興衰成敗是攀枝花鈦產業近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鈦渣作為鈦產業的中間環節,其生產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在經濟上升周期,市場供需兩旺,各路資本快速涌入,產能規??焖贁U大,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一些無資源、技術、規模、資本等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處于不利地位。隨著經濟進入企穩下行周期,市場收縮波動,在技術發展、監管升級、行業整合等多重重壓之下,無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迅速隕落,競爭優勢不充分的中小企業則泥沼深陷。
著眼全局 統合綜效
作為攀枝花市最大的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攀枝花國投集團一直致力于通過多元化、專業化的戰略投資、金融服務、資本運作等手段,支持和服務釩鈦等產業及中小企業發展。成立于1998年的金鼎擔保公司,成立于2008年的金源創投公司,成立于2013年的金豐小貸公司,以及成立于2016年的金實基金公司,都是攀枝花國投集團通過金融服務實體的重要載體和抓手。
特別是金鼎擔保公司,作為攀枝花唯一一家國有控股的政策性金融擔保公司,專注于為攀枝花釩鈦、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中小微企業,提供專業化的融資擔保。公司成立以來,截至2021年6月,累計為全市1078個客戶提供融資擔保擔保158.43億元,為131個客戶提供非融擔保4.81億元。
金融服務企業的風險控制,離不開實體企業的穩健經營。在經濟周期變化、行業快速發展、產業迭代升級等疊加影響下,金鼎擔保公司擔保的一些民營中小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甚至破產清算,導致公司不良率和代償率大幅上升。在金鼎擔保公司眾多的擔??蛻糁?,龍坤電冶和旭東鈦業就是其中典型之一,貸款擔保金額分別為1000萬元和1500萬元,而貸款本息代償金額分別超過1000萬元和1700萬元。2018年,在市委巡察集團黨委和專項審計反饋意見中,限期整改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一邊是嚴峻的不良壓降形勢,一邊是支持產業發展的艱巨使命,怎么辦?既要立足盤活不良、整改問題的迫切現狀,也要考慮改善報表、做優資產的客觀需求,還要著眼產融結合、平臺運營的戰略布局,更要謀劃全市產業升級、資源整合的生態構建。“服務產業中出現的問題,在推動產業發展中解決……”在深入研究分析攀枝花釩鈦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優勢和發展前景之后,集團黨委、董事會堅定不移地做出了決策部署。
“我們要矢志不渝地實施‘平臺化、數字化、生態化’戰略,當好產業的‘補位者、服務者、引領者’,避免與現有產業主體直接爭資源、爭市場。我們要通過產業互聯網平臺運營進一步打通供應鏈、產業鏈,以全產業鏈的視角促進優勢集聚、資源整合、價值創造,引領構建產供銷充分協作、資源高效配置的產業集群,實現共贏發展。我們要堅持數字、資本‘雙輪驅動’,通過資本運作手段優化產業主體債權債務,促進實體企業優化經營管理、充分釋放產能……”
標本兼治 精準施策
不良資產是放錯了地方的優質資源,需要一雙慧眼、一對巧手、一套賦能體系,才能發掘其潛在價值?;趯?/span>目標企業債權債務的深入梳理、多年生產經營數據的全面分析和產業鏈生態位的綜合評估,以及集團戰略目標的路徑考量,集團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以供應鏈金融為切入,創新展開對龍坤電冶和旭東鈦業的不良盤活工作,打出一整套的金融服務“組合拳”。
第一,注入流動資金,讓企業迅速恢復生產。針對龍坤電冶生產工藝成熟、核心團隊穩定、產品質量好、市場口碑佳,但因負債過重、流動性不足而導致停產的情況,國投集團以供應鏈金融的形式,通過線上平臺+線下監管精準掌握把控企業“資金流、貨物流、信息流”的創新模式,為無法提供擔保抵押物的龍坤電冶持續注入流動資金,幫助其迅速恢復生產。隨后,龍坤電冶產能逐步恢復,產品供不應求,短時間內歸還金鼎擔保公司的代償款和借款,公司生產經營步入了正軌。龍坤電冶產能恢復后,國投集團借助產業互聯網平臺,在原輔材料集采、規范管理經營、綜合財務服務降本增效等環節持續為其賦能。
第二,試水供應鏈貿易,穩定企業生產支撐擴大規模。2018年6月,旭東鈦業依法破產清算,金鼎擔保公司通過財產抵償債務獲得其絕大部分資產,并出資130余萬元收購了該公司剩余資產,進而擁有了一個年產能超過2萬噸鈦渣企業的完整資產。產業資產只有投入產業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謴托駯|鈦業的鈦渣產能是有效盤活不良資產、最大限度減少國有資產損失的最佳方案,集團上下謀定而動。而與旭東鈦業一墻之隔的龍坤電冶,正全力謀劃擴大產能規模。一方是本地鈦產業鏈中民營骨干企業,擁有成熟技術、管理團隊和市場口碑;一方是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擁有產能資產、充足資金和專業資本運作能力,同時雙方在長期合作中也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天時地利人和,深度合作自然水到渠成。2020年4月,集團旗下的金弘公司以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向龍坤電冶提供1000萬元的流動資金,由龍坤電冶將自有流動資金從生產經營中抽出,用于對原旭東鈦業恢復生產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并與龍坤電冶簽訂《資產轉讓協議》約定分期轉讓原旭東鈦業資產,由龍坤電冶大股東提供相關擔保,有效規避了資產盤活過程中新增風險。同時,金弘公司以預付款方式分批向龍坤電冶投入貿易資金,與原旭東鈦業生產線恢復進度掛鉤,每筆資金獨立運作,確保了資金全部投入產能恢復。經過近100天的設備改造和技術升級,2020年6月底原旭東鈦業的生產線恢復生產,并產出合格產品。
第三,委托代加工,供應鏈金融支持復產達效。針對原旭東鈦業生產線復產后流動資金不足問題,2020年7月,集團旗下鈦網公司通過委托代加工方式與龍坤電冶進一步展開供應鏈金融合作,通過投入資金購入原材料,通過簽訂回購協議借助龍坤電冶渠道銷售鈦渣、生鐵等產品,通過資金閉環管理、貨權控制、全流程監管實現對供應鏈“三流”掌握,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同時,有力支持原旭東鈦業復產達效。2020年9月,兩條生產線順利達產,月產鈦渣1700噸、生鐵750噸,月營業收入突破800萬元,順利實現盈利。
至此,在集團系列金融服務舉措的加持下,兩家企業浴火重生,成為生產經營穩定、具有年產5萬噸酸溶性鈦渣、高鈦渣和3萬噸渣鐵生產能力的釩鈦產業鏈核心企業。
整合資源 打造樣板
通過集團創新金融服務手段,龍坤電冶和旭東鈦業在短時間內起死回生,步入良性發展正軌,但集團對兩家企業的債權短期內仍難以兌現。為落實市委巡察和專項審計整改要求,徹底化解兩家企業及關聯企業總量達3473萬元的不良資產,集團結合“鈦融易”釩鈦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運營和整合全市釩鈦資源的戰略部署,通過資本運作方式成功實施了整體盤活。
此次資本運作堅持“做強企業、共贏發展”的目標導向,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客觀”的工作原則,堅持“優勢互補、權責對等”的運作思路,在前期創新金融服務手段實現不良資產轉化為經營資本的基礎上,集團圍繞龍坤電冶的持續經營和良性發展,進一步采取資產注入、增資擴股、放活經營等系列手段,以最優的方式實現了對龍坤電冶的控股,充分整合了各方資源,打造了國有、民營企業優勢互補、產融結合、盤活不良、共贏發展的樣板。集團控股后,按照國企治理管理要求,進一步規范企業法人治理、決策管理、財務管理、風控管理、黨的建設等事項,實現國企管理規范和民企經營靈活的有機融合。
同時,集團依托“鈦融易”釩鈦產業互聯網平臺和攀枝花釩鈦產業聯盟、釩鈦集團等載體,進一步加大對龍坤電冶的全方位賦能,通過平臺體系整合各類產業資源,匹配各種生產要素,改善提升供應鏈體系,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平臺賦能 構筑生態
2021年1至9月,龍坤電冶(含原旭東鈦業)累計生產高鈦渣2.5萬噸、生鐵1萬噸,實現營收17125萬元,利潤173萬元。
“龍坤、旭東的成功盤活,不僅實現了市國投集團歷史形成的3400余萬元不良資產整體化解,盤活了僵尸企業和閑置產能,增加了地方工業產值和稅收。同時,集團實控了具有鈦渣自主知識產權生產工藝及流程,具備年產5萬噸酸溶性鈦渣、高鈦渣和3萬噸渣鐵生產能力的釩鈦產業鏈核心企業,為集團產業互聯網平臺市場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并改善了集團經營性營收和利潤,預計每年將增加營收1.5億元以上。此外,探索了國企民企創新合作、產融結合、共贏發展的新路徑,為我市化解相關行業不良、促進產業良性發展提供了新經驗。同時,也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攀枝花‘3+2’發展定位,堅決執行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戰略,推動建設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世界級釩鈦釩鈦產業基地的務實舉措,對于攀枝花構建優勢突出、結構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現實意義。”
攀枝花國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到,“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平臺化、數字化、生態化’發展戰略和‘市場化、產融化、證券化’發展路徑,堅持數字、資本‘雙輪驅動’,不斷完善‘鈦融易’釩鈦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體系,積極推動釩鈦產業數字化升級,促進資源整合、產融結合,構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充分發揮地方國企服務和賦能攀枝花釩鈦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功能,為我市‘用好攀西釩鈦資源 打造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建設綜合實力強勁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